确定软件缺陷通常依据以下标准和方法:
功能对比
软件未达到需求说明书的功能要求。
软件出现了需求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错误的地方。
软件的功能超出需求说明书知名的范围。
软件出现了需求说明书虽未指明,但应该达到的目标。
用户体验
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使用,效率低下,或者用户体验不好。
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测试结果
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如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发现程序的内存状态、覆盖率和执行结果中的问题。
测试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功能不正常、使用不方便、结构未做良好规划、功能不充分或与软件操作者的互动不良等问题。
代码审查
对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和代码进行评审,检查功能描述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以及代码中是否存在潜在的缺陷。
用户反馈
通过用户验收测试(UAT)邀请实际用户或用户代表使用软件,收集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以确定软件是否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缺陷预防与发现
从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开始介入,通过审查流程、文档和技术,减少缺陷产生的可能性。
采用良好的软件开发实践,如代码审查、单元测试等,以预防缺陷。
缺陷报告与分析
对软件问题的功能域分布进行分析,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详细采集每个功能模块或系统构件的bug数据,并按功能、错误类型、严重程度等分类。
比较实际发现的软件bug是否与预期的问题分布相吻合。
通过上述标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软件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