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软件园发展模式如何

时间:2025-01-24 21:21:27 主机游戏

苏州软件园的发展模式是“一园多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软件园: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

苏州高新软件园

昆山软件园

这三个软件园分别依托不同的开发区组建,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

发展特色

应用软件为主:

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和软件外包。

资源共享型公共技术平台:构筑了IC设计中心、公共软件开发与测试、人才培训服务、软件出口等资源共享型公共技术平台。

硬件与软环境建设

硬件建设:国际科技园努力提供一流设施,创造一流环境,为入园科技创业企业构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国际化标准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园的孵化大楼、苏高新软件园的孵化大楼以及昆山软件园的孵化基地等。

软环境服务建设: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的同时一手抓软环境服务建设,园内软件产业发展迅猛,产业优势凸现。

产业发展成效

企业数量与规模:截至2003年底,累计注册软件企业250多家,实际入驻企业150家,企业注册资本累计超20亿元人民币。软件企业从2001年的106家发展至现今超过250家,增长了42%。

人才集聚:软件园内现有6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研发人员,其中硕士学位以上的人才超过800人,留学回国科技工作者300名左右。

骨干企业涌现:集聚了一批骨干企业,如捷讯软件、联创国际、高达计算机等,这些企业在软件产业中起到了龙头作用。

软件产值:2003年软件产业收入达1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05年,软件产品产值达到30亿元。

政策支持

政策文件: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软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未来展望

苏州软件园将继续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加强硬件和软环境建设,推动软件产业的集聚和创新发展,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件开发、加工和出口基地。

建议:

持续优化硬件设施:进一步提升孵化大楼和其他硬件设施,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入驻。

强化软环境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创新能力。

培育龙头企业:继续支持骨干企业的发展,发挥其在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软件园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