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发生器原理

时间:2025-03-08 19:11:38 主机游戏

负离子发生器是一种利用高压电场产生负离子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自然现象“打雷闪电”时产生负离子的现象相一致。具体来说,负离子发生器通过以下步骤产生负离子:

电压升高:

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过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和高低压隔离电路,将电压升高至交流高压。

电晕放电:

利用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纯净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通过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

电子与氧分子结合:

由于电子在空气中的寿命极短(只有nS级),它们会立刻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负离子(O2-)。

负离子扩散:

负离子在强大的负电场作用下,迅速向周围空间扩散,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

负离子可以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菌效果。同时,负离子还可以分解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负离子发生器通过上述过程生成负离子,这些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益,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因此,负离子发生器在生活及医学界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