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埯,全称为曾厝垵文创村,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渔村。以下是关于曾厝埯的详细介绍:
地理位置
曾厝埯东至白石炮台与黄厝接壤,西至胡里山炮台,南至环岛路与大担岛隔海相望,北至御屏山西姑岭,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面积约为6.5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曾厝埯原为临海的渔村,历史上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的。1956年为群星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与黄厝村建立厦门大学农场。曾厝埯的地名源于宋末元初的曾处安,1271年元朝取名曾处安。
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厦门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人数增加,家庭旅馆迅速兴起,年游客流量近300万人次。曾厝垵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厦门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文化特色
曾厝埯是一个信仰多元、文化丰富的村落,有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大宗教的身影,还具有厦门特色的民间妈祖崇拜。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厝、古巷和古井,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主要景点
贝壳博物馆:曾厝垵唯一一个景点,具有科普知识的展览馆,以“展出海洋风采,开拓海洋视界”为核心理念,打造贝壳文化。
曾厝垵教堂:始建于1842年,是厦门岛上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元素。
曾厝垵文创园:厦门最具特色的文创园区之一,汇集了众多创意工作室、艺术展览馆和特色小店。
建筑风貌
曾厝垵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红砖古厝与燕尾屋脊,也有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这些建筑反映了华侨遗风,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旅游体验
曾厝垵没有鼓浪屿的嘈杂,没有市区的繁华,也没有一波接一波的游客,有的只是质朴的民居和文艺小清新的店面,当然,还有不混乱的酒吧和大量小吃。
总的来说,曾厝埯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适合喜欢宁静、文艺和美食的游客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