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原理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涡轮,进而带动压缩机将更多的空气压缩后送入气缸,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具体来说,涡轮增压器主要由涡轮机和压缩机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一根传动轴连接。涡轮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歧管相连,排气口与排气管相连;压缩机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排气口则接在进气歧管上。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高速冲击涡轮,使其高速旋转,就像风车一样。涡轮轴的另一端连接着压缩机,可以将压缩后的空气送入气缸。
这种工作原理类似于利用大气压力进行“自然呼吸”,而现在则是用高压气泵进行“强制输送”。通过这种方式,同样大小的气缸就能塞进更多的空气,燃烧时自然也就产生更大的动力。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点包括:
提高燃烧效率:
由于进气量增加,燃烧更为充分,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增加功率和扭矩:
在较小的排量下就能产生更大的功率和扭矩,使车辆更有劲。
良好的加速性能:
由于涡轮增压器几乎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因此能够提供持久的加速性能。
然而,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涡轮迟滞:
在低速时,涡轮不能及时介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高温问题:
涡轮在高负荷下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尤其是在发动机冷启动后,立即进行急加速或长时间高速行驶,可能会对涡轮和其他发动机部件造成过度压力,导致涡轮增压器的提前磨损。
积碳问题:
在高速运转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可能会导致机油碳化,形成积碳。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一些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被采用,例如中冷器技术用于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从而提高其密度,防止发动机爆震。此外,合理的驾驶方式也有助于延长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例如避免在冷启动后迅速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