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来水水质标准主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该标准规定了自来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适宜使用。
物理指标
色度:不应超过15度
浑浊度:不应超过3度
嗅和味:应无异味和臭味
肉眼可见物:不应含有
化学指标
电导率:不应超过1500微西门子/厘米
硬度:以铁、锌、锰、铜等元素含量计,铁含量不应超过0.3毫克/升,锰含量不应超过0.1毫克/升,铜含量不超过1.0毫克/升,锌含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pH值:应在6.5~8.5之间
无机酸度和碱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每100毫升水样中不超过3个
耐热大肠菌群:每100毫升水样中不超过3个
大肠埃希氏菌:每100毫升水样中不超过3个
菌落总数:每毫升水样中不超过100个
感官性状
口感:要求水质透明清澈、味道纯净清爽、无异味
色度:要求水体颜色无明显变化,色泽清淡
臭味:无异味
放射性指标
总α放射性:不应超过0.1倍国家公认的饮水卫生标准(基准值:0.1×10^-6 Ci/L)
其他指标
余氯:出厂水余量应不小于0.3mg/L,管网末端余量应不小于0.05mg/L。余氯是由自来水厂在供水之前加入的含氯消毒剂,用于杀灭微生物和病原体。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自来水在供应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保护公众健康。建议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