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
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如灌溉系统、水井、水渠等水利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
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电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人畜饮水设施、供热燃气设施等。
生态环境建设
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措施,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
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如农村学校、幼儿园、卫生站、文化阅览室、体育运动场所等。
交通基础设施
修建和改善农村道路,包括村屯内的道路硬化、通屯道路的建设,提高交通便利性,促进农产品运输和农村经济发展。
水利设施
建设灌溉系统、水井、水渠等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电力和能源
加强农村电力供应,推广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通信网络
提升农村地区的通信网络覆盖,提供互联网接入,促进信息流通和农村电商发展。
教育和医疗设施
建设和改善农村学校、幼儿园、卫生站等教育和医疗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
环境卫生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广播电视建设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包括乡镇办公楼、农事村办服务点等,方便群众办事。
林业公益性基础设施
营造林、森林(湿地)保护修复、乡村绿化美化、林区林场、自然保护地等生产作业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
易地搬迁安置区配套公益性基础设施
安置区水电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小型生活设施提升完善,安置区人居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