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和避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合规性
税收筹划: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以尽可能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税收筹划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是正当的财务行为,并且有助于纳税人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避税:是指纳税人以税收利益为主要或唯一目的,故意选择迂回、复杂、异常的法律形式,避税行为直接导致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虽然避税行为本身不一定违法,但这种行为被视为对社会公德及道德造成不良侵害,使诚信纳税受到威胁,守法经营在市场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目的与手段
税收筹划:其主要目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结构,使税收成本达到最低。它侧重于节税收益,同时要求形式、措施上的合法和符合立法意图。
避税:则是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纳税义务,通常包括利用法律漏洞、隐瞒收入、转移资产等。避税行为虽然不违法,但会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破坏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政府态度
税收筹划:是政府予以引导和鼓励的,政府甚至会积极指导或辅导纳税人调整产业政策,并针对实际情况,颁布一系列为纳税人落实税收优惠利益的政策、法规。
避税:是政府通常采取种种反避税措施来打击和杜绝的行为,包括完善立法甚至设置避税陷阱等。
道义与社会影响
税收筹划:被认为是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符合国家调整产业导向的行为,是正当的行为。
避税:在道义上通常有不正当之嫌,因为它利用了税收立法上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税收筹划和避税在合法合规性、目的与手段、政府态度以及道义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税收筹划是合法且正当的财务行为,而避税虽然不违法,但具有不良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