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因我而死典故

时间:2025-02-15 09:38:33 网络游戏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一句著名的千古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了东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故事背景发生在晋元帝时期,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有王导和周顗(字伯仁)。王导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之一,而周顗则是当时的名士和大臣,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在政治斗争中,王导的家族受到牵连,面临危险。在这个关键时刻,王导希望周顗能够出面为他求情,以保全家族的安全。

关键事件是,当周顗从王导身边经过时,王导呼喊周顗,希望他能够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情。但周顗没有回应,而是直接进入皇宫。实际上,周顗在皇帝面前为王导辩护,尽力挽救王导的家族。然而,王导并不知道这一点,反而误以为周顗没有帮助他。由于王导的误解,他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没有为周顗说话,导致周顗被杀害。当王导后来发现周顗曾经为他求情的真相时,他深感懊悔和悲痛,说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名言。

这句话表达了王导对周顗之死的内疚和自责,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误解和沟通不畅可能导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