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制度内容

时间:2025-02-15 06:20:28 网络游戏

药品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规药品管理

按需确定药品种类,建立账目,专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专人管理。

及时清理和补充药品,防止积压、过期和变质,并有交接登记。

口服药和外用药品应区分放置,瓶签清晰,病区口服药基数按需求设置,存放于干燥清洁玻璃瓶内,瓶外蓝框白底标签应清楚标识药名、剂量、数量。

外用药应专柜存放,使用红框白底标签标识,标签清晰,勿与消毒剂混放。

急救药品管理

急救药品做到“四定”: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完好率100%。

建立急救药品一览卡、药品放置示意图、急救药品交接本,班班交接,交接人员签名。

每周一护士长与治疗护士共同清查一次,有记录并签名。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急救药品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观察处理,并有培训考核记录。

急救药品有备用基数,按分类依次放置,药物应标注有效期,用后及时补充。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建立高危药品目录,严格使用登记,落实高危药品警示制度,明确高危药品潜在风险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相应指标监测。

毒麻限剧药:置保险柜存放,达到“四定”要求,保持与医院“关于科室存放麻醉和精神药品基数的通知”相一致的固定种类与数量,按要求登记、交接,基数不可随意增减,需变更时,要按照科室申请——医务处、护理部审批——下发公布通知的程序落实。

药品采购与验收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药库由专人管理,应设置药品保管员及药品采购人员负责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工作。

药品储存与养护

各药品应建立账目,专人管理,定期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药品试剂应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标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易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剧毒药品应锁至保险柜,配置的钥匙由两人同时管理,两个人同时开柜才能取出药品。

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药品。

购买试剂由使用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本公司或外单位互借时需经部门负责人签字。

效期药品管理

加强效期药品的管理是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门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效期药品的管理,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而造成损失。

对于效期药品,库房根据需要有计划的采购,药房也应该根据临床使用情况适量领用,即防止缺货,又防止积压。

采购和领用药品要查验效期,凡有效期在六个月内的药品,不得验收入库,特殊情况须经科主任批准。

药品上架陈列、堆垛码放要按照效期远近存放,并根据药品性质和贮藏要求分类储存,科学养护。药品出库和调剂要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放”的原则。

库房、药房在每个季度末进行盘点时要检查药品的效期,建立效期药品登记簿,而且易于辨识。对于效期药品实施动态监控。凡有效期在六个月内的药品纳入监控范围,悬挂状态标示,每月清点乙烯,三个月之内的纳入重点监控范围。

临近效期药品处理流程包括退库、更换新批号、与临床科室联系等措施,确保近期药品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完。

不合格药品管理

为杜绝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对公司经营药品各环节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提供准则。

不合格药品包括药品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包装质量及标识不符合《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药品。

不合格药品的确认、处理、报损和销毁均需遵循规定的程序。

药品仓库管理

药品储存保管的基本工作职责是:安全储存、保证质量、降低损耗、避免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