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的划分是基于地球经度的,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开始,向东和向西各划分180°。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的经度。时区的划分考虑了地球自转的方向,从西向东,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逐渐减小。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中时区(零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中心,西经7.5°至东经7.5°的范围。
东时区:
从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西时区:
从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值得注意的是,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在经度上各跨7.5°,实际上它们是重合的,因此它们合为一个时区。
每个时区的区时是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准。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这种划分方法旨在减少因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混乱,使得同一时区内的地区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尽管有时一个国家或省份可能跨越多个时区,但为了行政上的方便,通常会将它们划为一个时区。此外,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180°经线)的存在也影响了时区的划分,使得跨越该线的地区日期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