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和抗元名臣,被誉为民族英雄。以下是他的主要事迹:
少年立志:
文天祥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时在白鹭洲书院读书,并以优异成绩中进士第一名。他立志要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官海沉浮:
文天祥在官场上多次被贬谪和罢黜,但他始终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尽力医治战争创伤。
起兵勤王: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大举南侵,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他遣将援常州,但因内部失和退守余杭。后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被扣留。
万里羁囚:
文天祥被俘后,坚贞不屈,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他被押解北上,途中逃归,继续抗元。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始终不屈。
慷慨悲歌:
文天祥在被俘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其中《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
英勇就义: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的事迹不仅体现在他的抗元斗争中,还体现在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上。他的诗文和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