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选择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预防锈病的发生。
科学栽培
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积水时及时排水。
田间清扫
及时清除枯枝烂叶,集中销毁,避免滋生病菌。
化学防治
使用粉锈宁、羟锈宁、特普唑、立克秀等药物进行处理预防。
在发病早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至2000倍液,12.5%特普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在播种时按每百公斤种子用三唑类纯药0.02%-0.03%拌种,或生长期喷雾。
生物防治
利用天然的生物防治剂,如三角孢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来控制锈病的发生。
物理防治
彻底清除距果树5公里以内的桧柏类树木,切断侵染循环。
果树萌芽前,全株枝干淋洗式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初次传播的孢子。
农业管理措施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病害的发生。
及时清病株残体,减少病菌在田间的积累。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田间发现零星病斑及时拔出,并进行喷药防治。
关注天气变化,雨后及时进行喷药防治。
综合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策略,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