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时间以 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规定为准,具体如下: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前
以初次参加工作时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时间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施行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施行前
以首次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或企业办理录用手续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施行后
以用工之日作为认定依据进行认定。
全日制普通大中专毕业生
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派遣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其参加工作时间及工龄,从报到起薪之日起计算。就业报到证(派遣证)记载的就业报到时间与《转正定级表》记载参加工作时间不一致的,应当以《转正定级表》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为准,即以单位的起薪日为准。
复员、退伍军人
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
一般情况
参加工作时间以正式上班为准,即求职者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入职时间不同,参加工作时间是指正式开始工作的时间,入职时间是指求职者开始从事某一项工作或者某一个职位。
特殊情况
在开始工作到正式工作中间称为实习期。正式上班后求职者与公司之间存在着劳动合同关系,不论哪一方出现毁约,合同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社保缴纳记录
参加工作时间也可以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为准。正式入职后开始计算工龄。
综上所述,参加工作时间的具体认定依据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