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生是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吝啬人物,原名严大育,字致和,广东高要县人。他虽然胆小有钱,但极其悭吝节俭,与乃兄严贡生的挥霍无度形成鲜明对比。
家庭背景
严监生家中有十多万银子,是个巨富,但性格极其胆小怕事。
他有一妻一妾,正妻为王氏,妾为赵氏。王氏病重时,赵氏假意殷勤,最终骗取正妻地位,并在王氏死后成为严监生的正妻。
性格特点
严监生胆小有钱,对人十分吝啬抠门,甚至在家产继承等问题上表现出极端的吝啬和心狠情薄。
他临终前因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才咽气,这一细节成为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主要情节
严监生替哥哥严贡生还钱、贿赂王德王仁、与赵氏完婚、为王氏办丧事等,一年之内花了不少钱,但这些花费并非出于大方,而是出于不得已。
他曾因扣住别人的猪而拒绝归还,甚至在对方前来索猪时,还使用暴力手段,导致对方腿部受伤。
尽管严监生并未借出钱财,他却坚持要求对方支付利息,甚至在中人劝解的情况下也不改变主意,最终导致对方失去了驴和米。
严监生临终前因家人点了两根烛芯而久久不肯咽气,直到看见家人将烛芯灭去后,才肯咽气。
严监生的故事通过其吝啬、胆小、心狠情薄的性格特点,以及一系列具体情节,深刻揭露了清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