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简介

时间:2025-02-14 19:14:06 网络游戏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民族英雄”。他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是汉族人。于谦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在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以御史的身份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其在平叛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受到明宣宗的赏识。后来,他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和山西等地,致力于改善民生和兴修水利。

正统十一年(1446年),于谦因拒绝向宦官王振行贿而得罪了王振,一度下狱论死,但后被释放并重新起用为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在这危急时刻,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持固守京师,最终成功击退瓦剌大军,并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景帝)。他因功高震主,被加封为少保,并总督军务。

景泰元年(1450年),瓦剌太师也先再次率军南下,于谦率军二十二万在北京城外击败瓦剌军,迫使也先撤退。于谦在此期间继续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边防,使得边境得以安宁。

然而,天顺元年(1457年),于谦因“谋逆”罪被诬陷下狱,并最终冤死。明成化年间,于谦被平反,明孝宗追谥其为“忠肃”。于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以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受百姓爱戴。他的诗作《石灰吟》流传至今,表达了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