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含义:
经济层面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政治层面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文化层面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层面
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民生活层面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制度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它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议:
继续巩固和提升已有的发展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福祉,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