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与创业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位不同
创业板是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
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一个股权融资平台。
概念不同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是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新三板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针对对象不同
创业板主要面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尤其是那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或创新能力的公司。
新三板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尤其是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条件不同
创业板要求连续两年盈利,且累计净利润不少于1000万元,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且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新三板对财务指标和经营条件没有明确要求,但需满足一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条件,如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业务明确且具有持续经营能力。
市场参与主体不同
创业板的市场参与主体相对集中,包括高净值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
新三板的市场参与主体相对较为广泛,包括企业、投资者、券商等。
交易方式不同
创业板企业通常需要符合监管要求,进行公开发行或发行新股,股票交易流通性较好。
新三板企业主要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股票交易,市场流动性较为有限。
监管政策不同
创业板的市场运作已经逐渐完善,具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
新三板的发展新改革还在继续,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股票代码规则不同
创业板股票代码以300开头,隶属于深交所。
新三板股票代码以400、430、830开头,属于场外市场,新三板企业被称为挂牌而非上市。
开通权限不同
创业板需满足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以上及2年股票交易经验。
新三板(二类权限)需满足1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0万以上及2年股票交易经验,新三板(一类权限)需满足更为严格的条件,即1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200万以上及2年股票交易经验。
综上所述,创业板和新三板在定位、概念、针对对象、上市条件、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方式、监管政策、股票代码规则以及开通权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企业在选择上市板块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