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说:“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作为郑国的执政,面对乡校中民众对施政措施的议论,他选择了不毁乡校,而是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改进政策的依据。子产认为,忠善的行为能够减少怨恨,而不是依靠威权来防止怨恨。他的这一做法最终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并使郑国走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