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条件,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区域功能分区,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
通过教育和宣传,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全面发展。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通过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
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稳定机制。
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在加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