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
南海人,进士,官至山东学道。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匡超人:
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
蘧公孙:
本名蘧来旬,字駪夫,浙江嘉兴人。因为祖父蘧祐做过南昌知府,所以被称为“蘧公孙”。小说中,他首次出场是在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杨执中:
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从第九回在二娄公子和邹吉甫的对话中被提起,一直到第十三回退场,在近五回的篇幅中都有杨执中的出现。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身为名士的杨执中是书中性格鲜明的一个人物,并在全书中担当了某些“极重要的讽刺主题”。
王冕:
浙江诸暨县乡村人。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鲍文卿:
小说中的人物,以其正直和才华著称。
陈四老爷:
小说中的人物,具体信息较少。
周进: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周进生活贫困,不得不忍受士林人物的耻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对科举深信不疑,认为它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汤奉:
小说中的贪官污吏典型。
马静:
小说中的八股迷典型。
杜少卿:
小说中的正面典型,性格豪放,不拘小节。
王惠: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举人,官至南昌府知府,后降了宁王。王惠是典型的封建官僚中的庸官,为人贪狠、蛮横,没有立场。
荀玫:
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严致中 (严贡生):性格贪婪、冷酷、自私,为了追求财富和权力,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
沈琼枝: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后来离开了家,算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勇敢追求爱情,反抗传统伦理束缚。
这些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各具特色,通过他们的故事,小说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封建道德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