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灰身为显性性状,黑身为隐性性状。同时,直毛与分叉毛也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直毛为显性性状,分叉毛为隐性性状。
首先,我们分析灰身与黑身的遗传。由于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我们可以推断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根据题目描述,灰身为显性性状,黑身为隐性性状,因此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B表示灰身基因,用小写字母b表示黑身基因。这样,灰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bb。
接下来,我们分析直毛与分叉毛的遗传。由于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我们可以推断出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也是等位基因。根据题目描述,直毛为显性性状,分叉毛为隐性性状,因此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F表示直毛基因,用小写字母f表示分叉毛基因。这样,直毛果蝇的基因型为FF或Ff,分叉毛果蝇的基因型为ff。
现在,我们来分析亲代果蝇的基因型。由于F1代全为灰身,我们可以推断出亲代果蝇中至少有一个是灰身基因的携带者,即基因型为Bb。同时,由于F1代没有出现分叉毛的个体,我们可以推断出亲代果蝇中直毛基因的携带者必须为雌性,因为如果是雄性,那么F1代中应该会出现分叉毛的个体。因此,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应该为BbXBY和BbXBXb。
最后,我们分析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根据基因型和遗传规律,我们可以得出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比例为:
* 灰身直毛(B_X_):3/8
* 灰身分叉毛(B_X_):0
* 黑身直毛(bbX_):1/8
* 黑身分叉毛(bbX_):1/8
由于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我们可以确认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同时,由于子代果蝇中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为1:1(雄性)和全为直毛(雌性),我们可以确认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