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的故事发生在 三国时期,主要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南方的叛乱,亲自率军南征,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进行了七次擒获与释放,最终使孟获真心归顺蜀汉的故事。
背景 :公元225年,蜀汉政权初建,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一带)的豪强地主与少数民族首领趁机叛乱,严重威胁了蜀汉的稳定。孟获作为南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初次交战:
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凭借精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很快就击败了孟获的军队,并且活捉了孟获。面对孟获的倔强,诸葛亮选择释放,希望他能够真心归顺。
七次擒获
第一次:
诸葛亮利用诱敌之计,将孟获诱入九曲盘岭,用陷马坑将其活捉,然后释放。
第二次:孟获在泸水对岸安营扎寨,诸葛亮派马岱奇袭其粮道,导致孟获与手下反目,再次被擒。
第三次:孟获欺骗刘备说自己将去做好人,结果再次返回南蛮。诸葛亮派出关羽和张飞成功将其擒获。
第四次:孟获再次逃到南蛮地区,刘备派出黄忠追击,最终擒获。
第五次:孟获再次逃到南蛮山区,诸葛亮派出马岱和马忠追捕,最终擒获。
第六次:孟获逃到江州,结果再次逃跑。诸葛亮派出魏延追击,最终将其擒获。
第七次:诸葛亮在盘蛇谷设下埋伏,火烧藤甲军,再次将孟获擒获。这一次,孟获终于被诸葛亮的智谋和胸怀所折服,表示愿意真心归顺,不再反叛。
结果:
孟获被诸葛亮七次擒获后,终于心服口服,表示愿意带领族人诚心归顺蜀汉。此后,南中地区果然太平了下来,百姓安居乐业,还为蜀汉提供了诸多物资和兵源等支持。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领导能力,也体现了其“攻心为上”的战略思想,通过七擒七放,彻底征服了孟获的心,使南方地区稳定,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