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法规:
安全法规又叫劳动保护法规,是用立法手段制订出来的一套保护职工安全地进行生产的政策、规程、条例、制度、规范等的总称。它对改善劳动条件,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财产安全,起着法律保护作用。
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所采用的措施。基本内容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制订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条例及标准两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安全生产从技术上得到落实。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生产过程中,为防止高温、严寒、粉尘、振动、噪声、毒气、污染等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或医疗措施。其内容包括环境治理、作业控制、健康保障,其作用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
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奖励与处罚等。
劳动卫生:
主要是防止职业病、职业中毒和物理伤害,确保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例如:低温、高温等异常条件下作业健康的防护;高频、微波、紫外线等放射线物质对员工健康危害的防护;静电危害与预防;预防控制噪音对员工听觉系统的危害;防止强光和照明不足对员工视觉的危害。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
主要是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年度休假和探亲假规定;严格限制加班加点等。
安全设备与防护措施: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建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安全文化:
包括规章制度建设、管理的标准化、生产前的安全评价和管理、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系统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安全检查方案的制定、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研究、安全文化的倡导和传播等。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和管理:
包括工艺安全、操作安全,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严格各种工艺参数特别是厂控工艺指标,以及设备检修的安全生产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