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来历与古代的传说和习俗密切相关。主要传说涉及一个名为“祟”的小妖,每年除夕夜出来伤害小孩,导致孩子发烧、说梦话,甚至变成傻子。为了驱邪避害,家长们在除夕夜会点灯守夜,称为“守祟”。有一对老夫妇在除夕夜用红纸包铜钱放在孩子枕边,成功吓退了“祟”。这个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压岁钱。
另一种说法是,压岁钱与古代的厌胜钱有关。厌胜钱是汉代流通货币之外铸成钱币形状的吉利品、避邪品和玩赏品,上面常铸有吉祥语和图案,用于招幸运、辟邪秽、娱乐玩赏。压岁钱的“岁”是一个谐音借字,原是“压祟钱”。
综合来看,压岁钱的来历既有驱邪避害的民间传说,也与古代厌胜钱的习俗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岁钱逐渐成为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的一种传统礼物,寓意着祝福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