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的体例主要有以下几种:
编年体: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为顺序记述史事。这种体例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同一时期内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缺点是诸事杂陈,很难从中找出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包括《春秋》、《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
纪传体:
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他如《三国志》也属于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主,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分为两种情况:“一书备诸事之本末”和“一书具一事之本末”。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其后,用此体改编或创作的史书也有很多,如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张鉴《西夏纪事本末》,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等。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如《国语》、《战国策》。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这些体例各有优缺点,不同的史书可能会采用一种或多种体例进行编纂,以便更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