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是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 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当时他只有十六岁。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科举考试的现场按照试题要求所作的诗歌。
诗题中的“赋得”二字,表明这是一首应考习作,与咏物诗的作法相似。古原草的特性是顽强的生命力,斩不尽锄不绝,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诗人通过描绘古原上的茂盛野草,抒发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
全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将草木的生命周期巧妙地与人间的聚散离合相融,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共鸣。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古原上茂盛的野草,后四句则抒发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士人离别赠别的风俗,更揭示了白居易身处繁华盛世下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在创作时的情感波动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