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引领
强调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建统领是政治灵魂,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人民主体
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治融合”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通过健全自治组织、强化法治保障、弘扬德治文化,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化和综合性。
“四防并举”
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手段。通过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水平,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强调基层要主动承担起化解矛盾的责任,不把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部门或政府。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尽可能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化讼止争”向“无讼无争”转变。
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
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通过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如村调解委员会、村干部等,在本村范围内及时进行调解和处理,避免矛盾扩大化。当遇到相对复杂、涉及面较广的大事时,由镇一级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来统筹协调处理。
法治思维
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
共建共享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格局。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旨在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发挥群众力量、坚持依法治理和注重源头预防,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