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原因是因为他先后认了丁原和董卓为义父,并且加上自己的本姓吕,总共经历了三次认父的行为。具体过程如下:
本姓吕:
吕布本身姓吕,这是他的第一个姓氏。
认丁原为义父:
吕布的父亲早逝,他认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对他颇为器重。
杀丁原投董卓:
在董卓用重金和宝物策反下,吕布背叛了丁原,杀死了丁原,并投降董卓,拜董卓为义父。
杀董卓:
后来,由于王允的挑拨和貂蝉的原因,吕布再次背叛董卓,诛杀了董卓。
由于吕布这种频繁更换主公、背叛旧主的行为,使得人们认为他缺乏忠诚和道义,因此给他起了“三姓家奴”这个绰号,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和背信弃义。这个绰号形象地揭示了他政治上的摇摆不定和性格中的弱点。
综上所述,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是因为他先后认了丁原和董卓为义父,加上自己的本姓吕,总共经历了三次认父的行为,这种行为让人们认为他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因此给他起了这个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