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常见的机械设计中用于确定孔和轴之间配合的制度。以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和标注方法:
基孔制
定义:基孔制是以孔为基准的配合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孔的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而轴的公差带位置则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配合要求。
标注方法:在装配图中标注配合尺寸时,孔的公差带标注为H,而轴的公差带则用其他公差带来配合。例如,孔标注为60H7,轴标注为60g6。这里的g6的选择与配合要求有关,如精密滑动配合可能用g6,而随意插入则可用更大的配合f5。
特点:基孔制应用广泛,通过变换轴的公差带位置来获得不同的配合,设计时为了减少定制刀具、量具的规格和种类,便于生产,提高经济性,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基轴制
定义:基轴制是以轴为基准的配合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轴的公差带位置是固定的,而孔的公差带位置则根据配合要求进行调整。
标注方法:在装配图中标注配合尺寸时,轴的公差带标注为h,而孔的公差带则用其他公差带来配合。例如,轴标注为60h7,孔标注为60g6。这里的h7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为零,而孔的公差带则根据配合要求进行调整。
特点:基轴制在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如受原材料、标准件和结构限制时,选择基轴制可能更为合适。
建议
优先选择基孔制:在设计中,为了减少定制刀具和量具的规格和种类,便于生产,提高经济性,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基轴制:在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如受原材料、标准件和结构限制时,选择基轴制可能更为合适。
通过合理选择基孔制或基轴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