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

时间:2025-02-12 17:28:47 网络游戏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是一段传奇经历。1898年,王懿荣因病求医时,派仆人到北京城外菜巿口的逵仁堂抓药。他的好友刘鹗在检查药包时发现一味叫“败龟版”的药上刻有隐隐约约的字,两人细看后认为这是十分珍贵的古代文字。于是,王懿荣把北京中药铺中的败龟版收购一空。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定这些正是失传已久的甲骨文。

具体来说,1899年秋天,王懿荣因患疟疾,家人从菜市口的老字号中药店鹤年堂(一说达仁堂)按方抓药后,王懿荣亲自开包查验,发现药方里面有一味叫“龙骨”的药,上面有整齐而规律镌刻的痕迹。他凭借长期金石研究的直觉,意识到这些可能是远古留下来的一些文字。后来,他的朋友范维卿从河南安阳收购到一些与他上次买到的“龙骨”相同的龟甲。王懿荣便把这一批龙骨和上次药店买回来的龙骨进行仔细地拼辩,翻遍典籍,最终确定这些是古代人们留下的写在兽骨龟版上的文字,即甲骨文。

王懿荣不仅收购了大量的“龙骨”,还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从而揭示了甲骨文的部分奥秘。他的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也为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王懿荣因此被后人誉为“甲骨文之父”。

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王懿荣受命任京师团练大臣,负责保卫京城。7月20日,侵略军攻入东便门,他率团练奋勇抵抗,寡不敌众,最终选择与家人一同投井殉国,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