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编程中,定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指令,用于实现定时控制功能。定时器可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时长、物料的传输间隔、设备运行的周期等。以下是定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定时器的类型
通电延时定时器(TON):当输入(IN)接通后,定时器开始计时,当计时值达到预设值(PT)时,定时器的输出(Q)变为接通状态。例如,在一个电机启动控制程序里,可以设置TON定时器,预设时间为10秒,电机启动信号触发后,定时器开始计时,10秒后,利用定时器输出控制电机停止运转,实现电机限时运行。
断电延时定时器(TOF):当输入接通时,定时器输出立即接通,而当输入断开后,定时器开始计时,计时达到预设值时,输出才断开。例如,在自动门控制系统中,门打开后,通过TOF定时器设置5秒的延时关闭时间,人有足够时间通过,5秒后自动门关闭。
保持型通电延时定时器(TONR):这种定时器在输入接通时开始计时,即使输入信号在计时过程中断开,定时器的当前值也会保持。当输入再次接通时,定时器会继续从上次保持的值开始计时,直到累计计时达到预设值,输出才会接通。例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反应釜的搅拌时长有严格要求,使用TONR定时器,即便在搅拌过程中因短暂停电等原因中断,来电后能继续累计计时,确保搅拌总时长符合工艺标准。
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PLC中的定时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定时器,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时。当定时器的输入条件满足,如接收到启动信号,定时器便开始计时。计时过程依据PLC内部的时钟脉冲,这些脉冲如同精准的节拍器,以固定频率跳动,定时器每收到一个脉冲,计数值就增加1。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时,定时器的输出触点状态改变,触发相应的控制动作,如启动电机、关闭阀门等。
定时器指令在编程中的使用
在PLC编程中,定时器指令的使用通常包括设置定时器的编号、预设时间值、当前计时值、定时器输出位和启动信号等。例如,在西门子S7-200/300/1200系列PLC中,可以使用TON、TOF和TONR定时器,通过梯形图(LAD)或功能块图(FBD)进行编程,设定定时器的参数,并通过定时器的输出触点控制其他设备的动作。
实际应用案例
传送带延时启动:假设有这样一个需求,传送带启动3秒后,给机械手发送允许抓取信号。可以使用TON定时器实现,设置TON定时器,使传送带启动3秒后,导通机械手允许抓取的输出触点,从而实现延时启动的功能。
总结:
定时器在PLC编程中用于实现各种定时控制功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定时器类型,并通过编程设置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精确的延时控制。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电子定时器,依据PLC内部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时,并在达到预设值时触发相应的控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