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铣床调程序编程的方法如下:
手动编程
在机床主面板上,通过主菜单的“编辑”键进入编辑模式,然后选择“功能键”下的“新建”来打开程序编辑窗口,进行手动编辑。
电脑编程
在电脑上编写好程序后,可以通过U盘或以太网等方式将程序传输到三菱机床的数控系统中。
G代码编程
程序通常使用G代码(如G01、G02、G03等)和M代码(如M03、M05等)进行编写。G代码用于定义机床的运动方式,M代码用于定义机床的辅助功能。
机床设定
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设置机床的各项参数,如刀具尺寸、加工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数控系统的界面进行设置。
程序校验
在开始加工之前,需要对编写的机床程序进行校验,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符合加工要求。可以通过机床的模拟功能来进行校验,观察机床的运动轨迹是否正确。
加工操作
校验通过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根据程序中定义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工艺,机床将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操作,确保机床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监控和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机床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数控系统的监控功能来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状态和加工质量。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保证加工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特定加工实例
例如,在三菱M70加工中心上铣椭圆的步骤包括:确定椭圆的中心坐标和长短轴长度,设置坐标系和绝对坐标模式,将刀具移动到椭圆的起始点,使用G2或G3命令进行圆弧插补,设置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开启主轴,开始加工,最后关闭主轴并结束程序。
跳刀加工
在编辑程序时,可以通过字符串搜索和输入特定的命令(如N23)来定位加工开始位置,实现跳刀加工。
建议:
在编程前,务必仔细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并进行充分的校验,以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加工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机床损坏或人员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