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加工偏心轴的编程步骤如下:
确定偏心轴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通过测量和绘图获取偏心轴的准确尺寸数据。
将这些尺寸数据转化为机床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确定加工路径和切削参数
选择合适的切削工具和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根据偏心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路径。
确定加工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通常选择距离偏心轴初始位置较远的位置,以避免切入时的碰撞。
终点通常选择距离偏心轴最终位置较远的位置,以避免切出时的碰撞。
确定加工的切削顺序
根据加工路径的复杂程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顺序,如先车后铣、先铣后车或交替车铣等。
编写数控程序
根据以上确定的几何形状、加工路径、切削参数、起点和终点以及切削顺序,编写相应的数控程序。
将数控程序输入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设置偏心轴的初始位置:
```
G110 X100. Y50. Z0.
```
设置偏心轴的偏心量:
```
G112 I10. J5.
```
取消偏心轴的偏心量:
```
G113 X0. Y0.
```
设置偏心轴的系数:
```
G120 A0.1 B0.2 C0.3.
```
取消偏心轴的系数:
```
G123 X Y Z.
```
设置坐标系:
```
G54至G59
```
设置偏心轴工作方式:
```
G93
```
设置偏心轴移动速度:
```
G96
```
设置偏心轴旋转方向:
```
M03(顺时针旋转)或M04(逆时针旋转)
```
进给与插补:
```
G01(直线运动)
G02(圆弧运动)
G03(螺旋线运动)
```
停止偏心轴:
```
M05
```
通过以上步骤和命令,可以实现对偏心轴的高效、准确加工。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机床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