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D测量编程中建立基准的步骤如下:
素材准备
确保有产品3D数模。
准备标注检测要求的2D图纸。
安装并准备好空闲的测量软件。
程序编写
导入3D图形:将产品3D数模导入到测量软件中。
分析2D图纸:仔细查看2D图纸,理解标注的检测要求和尺寸。
加载测头文件:根据2D图纸的需求,加载相应的测头文件。
打开自学习:在测量软件中打开自学习功能,设置手动模式。
定义手动坐标系的基准元素:在模型上手动定义坐标系的基准元素(如原点、X轴、Y轴等)。
设定手动测量程序:根据2D图纸的标注要求,编写手动测量程序。
建立坐标基准:通过定义的基准元素,建立坐标基准。
设定程序模式:选择合适的程序模式,以便在模型上选取要测量的元素。
设定测量轨迹:根据2D图纸的标注路径,设定测量轨迹。
输出报告:按照2D图纸的格式要求,输出测量报告。
保存程序:完成编程后,保存测量程序。
建议:
在进行2D测量编程之前,确保所有图纸和数模都是最新的,并且准确无误。
在编写程序时,仔细检查每一步的设定,确保它们与2D图纸的要求完全一致。
在实际测量之前,可以先运行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验证基准设定的正确性和程序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