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机卷曲编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掌握弹簧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弹簧机的成型情况和各动作的功能,这是编程的基础。
了解各部件名称:
熟悉弹簧机的各个部件,包括凸轮件、钢丝轮、刀架、前白钢刀、芯棒等,并了解它们的安装和拆卸方法。
进行简单的调试:
找一个简单的扭簧进行调试,逐步掌握每个调优步骤,确保弹簧产品能够自动生产,满足尺寸和外观要求。
启动到待机屏幕:
按下相应的按钮,进入待机屏幕。
切换到教导编程屏幕:
按“编程”按钮切换到教导编程画面。
检测屏幕:
按“检测”按钮进入检测画面。
自动开机屏幕:
按“自动”按钮切换到自动开机画面。
修改画面:
按“编程修改”功能按键切换到修改画面。
调用旧程序:
按“程序目录”功能按键调用已有的旧程序。
查看输入输出监控:
按“I/O画面”功能按键查看输入输出监控。
设置相关参数:
按“参数设定”功能按键设置相关参数。
使用编程软件
编程软件通常是由设备制造商设计和提供的,专门用于控制和操作弹簧机设备。编程软件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可以让操作员轻松地编写和修改弹簧机的程序。编程的关键是确定所需的动作和操作序列。
定义弹簧规格:
首先,操作员需要定义和输入弹簧的规格和要求,比如弹簧的直径、线径、螺距等参数。
设置设备参数:
操作员使用编程软件来设置弹簧机的各项参数,比如材料供给速度、模具的位置和移动等等。
编写程序:
编程软件通常提供了一系列的编程指令,操作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配置。操作员可以使用G代码或M代码等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定义每个动作和操作的细节。例如,使用G代码来定义设备的移动轨迹和速度,使用M代码来控制设备的开关和动力。
导入和测试程序:
完成程序编写后,操作员将程序导入到弹簧机设备中进行执行。设备将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自动操作,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要求加工弹簧。操作员可以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程序。
示例程序指令
G00:快速定位指令,用于将工具快速移动到指定位置。
G01:直线插补指令,用于在两个指定点之间进行直线插补运动。
G02/G03:圆弧插补指令,用于在两个指定点之间进行圆弧插补运动,分别表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编程界面操作
以三轴八爪弹簧机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编辑模式:
把工装安放到适当的位置后,在电脑屏幕上切换编辑模式。
坐标轴代表:
X轴代表凸轮轴,Y轴代表送线轴,Z轴代表转芯轴。
手摇轮操作:
每次摇动手摇轮,其代表的轴都会有相应数值出现,按“输入”即可记录当前的位置数值,也可手动输入数值。
归零操作:
编辑好程序指令后,进行X轴和Z轴的归零操作。
测试和修正:
稍后进行“测试”,加工的产品与要求产品有差距,可在编辑模式下进行修正,直到与要求产品的规格相近为止。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你可以掌握弹簧机卷曲的编程方法,并有效地进行弹簧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