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具CNC编程中,测斜度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确定测量点
在工件一端任选一点,并用校表测量该点的高度。
移动机床
将机床的当前位置XYZ坐标清零。
沿X方向或Y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例如X方向移动100mm。
调整校表
将机床的Z轴上下移动,使校表的指针指向原先的刻度。
此时,机床的Z坐标即为两点的高低落差。
计算斜度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斜度。斜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text{斜度} = \frac{\Delta Z}{\Delta X}
\]
其中,\(\Delta Z\) 是Z坐标的变化量,\(\Delta X\) 是X坐标的变化量。
使用杠杆表
如果使用杠杆表,需要先确定表针的测量方向(向上抬或向下压)。
轻轻压下杠杆表的测量头,查看表针的旋转方向,然后调整工件位置,使表针指向零位刻度线。
反复移动工件,通过表针的旋转方向判断工件的调整方向,直到表针停在零位线上。
编程实现
在数控编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斜线的倾斜角度和长度,然后使用圆弧插补或线性插补来实现斜线加工。
计算斜线的倾斜角度:
\[
\theta = \arctan\left(\frac{\Delta Z}{\Delta X}\right)
\]
其中,\(\theta\) 是斜线的倾斜角度(弧度制)。
速度曲线计算
根据斜线的倾斜角度和机床的加速度、减速度,计算出斜线的加工速度曲线。
在数控系统中设置这个速度曲线。
插补设置
如果斜线路径上存在圆弧部分,需要通过插补算法计算出圆弧的半径和中心点位置,并在数控系统中进行插补设置。
根据起点、终点和圆弧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出线性插补的位置和速度,并在数控系统中做相应的插补设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模具CNC编程中的斜度测量和加工。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先进行多次测量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精度,并在编程时充分考虑机床的性能和加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