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走丝编程中,放间隙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放间隙的建议:
根据工件材料设置间隙
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和熔点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间隙。通常来说,导电性较差的材料需要较大的间隙,而导电性较好的材料可以适当减小间隙。
考虑切割速度
切割速度越快,间隙就应该相应增大,以保证电火花能够充分放电,避免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接触。
根据切割形状调整间隙
不同形状的工件对间隙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对于较小的内孔加工,需要更小的间隙来保证加工精度;而对于较大的外形轮廓加工,可以适当增大间隙来提高加工效率。
试切确定最佳间隙值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通过试切来确定最佳的间隙值。先进行一次试切,然后根据试切结果来调整间隙的大小,直到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为止。
使用图形编程软件
利用图形编程软件(如AutoCAD、Mastercam等),根据加工要求和计算结果,绘制出加工路径,并将路径文件保存到计算机中。将保存好的路径文件导入到慢走丝控制系统中,并设置相应的加工参数(如放电时间、脉冲宽度等),然后进行加工。
考虑线电极的厚度
慢走丝间隙的计算方法之一是:慢走丝间隙 = 料厚 * 4%。此外,新的钼丝厚度统一标准是0.105mm,因此在编程时需要考虑这一参数。
根据加工要求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加工情况,调整加工参数,以确保加工质量和精度。例如,冲孔时,凸模尺寸按图纸尺寸取,凹模尺寸要加双边间隙,间隙的大小与产品的要求有关,产品要求高,间隙小,但寿命短。
综上所述,慢走丝编程中放间隙需要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切割速度、切割形状、线电极厚度以及加工要求等因素,通过试切和调整来获得最佳的加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