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数控车床的编程主要涉及使用G代码和M代码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辅助功能。以下是编程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分析零件图样
确定零件的尺寸、形状、精度和热处理要求。
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顺序、加工路线、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参数等。
工艺处理
根据零件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合理选择加工方案。
确定加工路线、起刀点、换刀点,减少换刀次数。
数值计算
根据零件图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确定走刀路线及设定坐标。
计算出零件粗、精加工运动的轨迹,得到刀位数据。
程序编写
使用G代码来指定运动和加工方式,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切削进给等。
使用M代码来指定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启动主轴、换刀、冷却等。
编写加工程序单,附上必要的加工示意图、刀具布置图、机床调整卡、工序卡及必要的说明。
制备控制介质
将编制好的程序单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磁带、磁盘或USB闪存盘。
通过控制面板的手工输入或通讯输送入数控系统中。
首件试切
在正式加工前,进行首件试切,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加工精度。
根据试切结果调整程序和加工参数,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监控与调整
在加工过程中,监控机床运行状态,及时处理报警和故障。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速度、进给率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确保加工精度和效率。
示例G代码指令
快速定位:`G00 X(U) Z(W)`
直线插补:`G01 X(U) Z(W)`
圆弧插补:`G02 X(U) Z(W) I(J) F(S)`
启动主轴:`M03`
打开冷却液:`M08`
自动化编程
除了手动编程外,还可以使用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自动化编程。CAM软件可以通过图形界面进行操作,选择刀具、确定刀具路径、设置切削参数等,然后将这些操作转化为G代码。
总结
两轴数控车床的编程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G代码和M代码指令,编写成完整的程序。通过合理组合这些指令,可以实现复杂的轴运动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自动化编程软件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编程过程,提高编程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