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编程方法有一些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编程坐标系
内螺纹:通常使用分度坐标系或直径坐标系。分度坐标系以孔底或孔口为基准点,将孔的轴线作为Z轴,孔壁作为X轴。直径坐标系以孔的轴线为基准点,将孔的直径作为X轴。
外螺纹: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以轴的轴线为Z轴,轴上的半径作为X轴。
切削方向
内螺纹:从孔的外部向内部切削,通常使用G02或G03指令。
外螺纹:从轴的外部向内部切削,通常使用G01指令。
切削深度
内螺纹:切削深度是相对于孔底或孔口的距离。通常使用G98指令将切削深度设置为绝对值。
外螺纹:切削深度是相对于轴的长度。通常使用G99指令将切削深度设置为相对值。
进给速度
内螺纹:进给速度通常较慢,以避免切削过快造成刀具断裂或工件损坏。
外螺纹:进给速度通常较快,以提高生产效率。
加工方式
内螺纹:编程方式通常使用G92指令来定义螺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然后使用G33指令来指定螺纹的参数,例如螺距、螺纹方向等。
外螺纹:可以使用G76螺纹加工指令、G92指令、G33指令等。
其他注意事项
内螺纹:需要考虑到螺纹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以及螺纹的公差和表面质量要求。
外螺纹:相对简单,主要考虑切削刀具的进给方向和进给速度,切削深度通常是固定的。
示例编程代码
```gcode
G99
G97
G21
N1 T0303 M03 S700
N2 G00 X42.0 Z6.0
N3 G76 P021060 Q100 R50 N5
G76 X36.754 Z-50 P1624 Q400 F3.0 N6
G28 U0.0
N7 M30
```
在这个示例中:
`G99`:设置切削深度为相对值。
`G97`:设置螺距为3.0毫米。
`G21`:设置单位为毫米。
`N1`:每转进给,螺纹恒转速,公制编程。
`N2`:3号刀,主轴正传,每分钟700旋转。
`N3`:螺纹加工时的定位。
`G76`:螺纹加工指令,参数包括螺距、退尾长度、牙型角度、粗车最小切削量、精车余量、牙高、第一次切削深度、螺距和多线螺纹的导程。
`X36.754`和`Z-50`:外螺纹加工的起始点坐标。
`P1624`和`Q400`:螺纹的牙高和第一次切削深度。
`F3.0`:螺距。
`G28`: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N7`:程序结束。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可以生成符合要求的外螺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和机床设备,选择合适的编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