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图集的编制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零件图样分析
分析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批量、毛坯形状和热处理要求等,以确定该零件是否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或适合在哪种数控机床上加工,同时明确加工的内容和要求。
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在分析零件图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采用的工夹具、装夹定位方法等)、加工路线(如对刀点、换刀点、进给路线)及切削用量(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背吃刀量等)等工艺参数。
数值处理
根据零件图的几何尺寸、确定的工艺路线及设定的坐标系,计算零件粗、精加工运动的轨迹,得到刀位数据。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要计算出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圆弧的圆心、两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需要用直线段或圆弧段逼近,根据加工精度的要求计算出节点坐标值。
编写加工程序
在完成工艺处理和数值计算工作后,根据已确定的加工方案(或计划)及数值计算获得的数据,按照数控系统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码格式编写加工程序。
输入数控系统
程序单完成后,编程者或机床操作者可以通过CNC机床的操作面板,在EDIT方式下直接将程序信息键入CNC系统程序存储器中;也可以根据CNC系统输入、输出装置的不同,先将程序单的程序制作成或转移至某种控制介质上。
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切
对生成的数控代码进行模拟和校验,确保其正确无误。将数控代码导入数控机床,进行实际加工,并进行首件试切,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在编制数控编程图集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手工编程
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但非常费时,且编制复杂零件时容易出错。
自动编程
使用计算机或程编机完成零件程序的编制过程,对于复杂的零件很方便。
CAD/CAM
利用CAD/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此类软件功能单一,但简单易学,价格较低,是中小企业的选择。
建议根据具体需求和零件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编程方法,以提高编程效率和加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