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伺服电机同步编程主要涉及硬件连接、参数设置和程序设计三个方面。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硬件连接
主从控制连接:一台伺服电机作为主电机,另一台作为从电机。主电机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并通过编码器反馈自身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从电机则根据主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通过伺服驱动器实现与主电机的同步运行。
编码器反馈系统:采用高精度的编码器来反馈伺服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编码器可以直接产生数字信号,使得伺服电机可以直接读取精确的位置信息。
通信接口:确保主伺服驱动器和从伺服驱动器之间的通信接口连接正确,一般采用差分电路输出A/B相脉冲信号给到从伺服驱动器。同时,从伺服驱动器还需要接收主伺服驱动器的编码器反馈信号,以实现精确的同步控制。
参数设置
主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
`pr5.03=0`时,主伺服驱动器输出脉冲 = 编码器反馈脉冲 × `pr0.11`设定值 × 4 / 编码器分辨率 = 主伺服电机转速 × `pr0.11`设定值 × 4;
`pr5.03≠0`时,主伺服驱动器输出脉冲 = 编码器反馈脉冲 × `pr0.11` / `pr5.03`。
副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
`pr0.08`设置为10000,主副伺服电机同步运行。改变`pr0.08`的值可以改变副伺服电机的转速。
在差分信号输入方式的参数设置中,副伺服电机`pr0.08`的参数值应为主伺服电机`pr0.11`的参数值的4倍,这样主副伺服电机才同步转速运行。
程序设计
使用三菱FX3U PLC设计程序:
以60转/分速度正反转行走40mm,M8343、M8344分别是Y0轴对应的正向极限和反向极限。
通过PLC控制:
PLC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根据接线图编写SB1、SB2三台电机同步控制的程序。
PLC主要控制两个电机的正转和反转,V——M表示“进给1”,右力电机,G——2——其中一台为步进电机,设置几种比例的脉冲转子位置和速度。
使用软件控制:
编写控制程序,实现电机之间的同步控制。软件控制需要具有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计算能力,以确保电机之间的同步性。
其他方法
使用同步带:同步带是一种传动带,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电机同步运动。同步带的特点是具有准确的齿轮结构,可以确保电机之间的同步性。
使用同步控制器:同步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多个电机同步运动的控制器。同步控制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可以与多个电机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建议
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同步控制。
进行系统调试:根据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直到满足控制要求。
确保硬件连接正确:编码器信号线、通信接口等需要正确接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实现双伺服电机的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