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键盘编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硬件设计
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通常使用行和列的交叉点来表示每个按键的位置。
使用微控制器的I/O口来扫描这些交叉点,并检测哪些按键被按下。
扫描方法
逐行扫描:首先将所有列线置为零电平,然后检查各行线电平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说明有按键被按下;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无键被按。这种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但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口线资源。
线反转法:在逐行扫描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反转行端口和列端口的输入输出方向来进一步确定按键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按键的位置,但实现起来相对复杂一些。
去抖动
由于按键在按下后可能会产生抖动,因此需要采用去抖动技术来确保准确识别按键。常见的去抖动方法包括软件去抖动和硬件去抖动。软件去抖动通常通过在检测到按键按下后的一段时间内再次检测按键状态来实现,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按键状态仍然稳定,则认为按键被按下。
编程实现
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键盘扫描程序,通过扫描矩阵键盘的行和列来识别按键。
将识别到的按键位置转换为相应的编码,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