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面轨迹编程通常涉及使用特定的软件或系统来生成和控制工件的加工路径。以下是一些关于异面轨迹编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编程环境
根据不同的机床和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编程环境,如北京迪蒙卡特线切割机床使用的CNC2系统。
建立坐标系
在编程前,需要建立工件坐标系(WCS),确保上下平面的起点和终点一一对应,并使用统一的坐标系进行编程。
编制直线和圆弧段
对于直纹面,需要将上下平面的直线段与对应的下平面的直线段或圆弧段组成。编程时需要明确每一段的起点和终点。
使用CAD-To-Path功能
在一些CAD软件中,可以使用CAD-To-Path功能将CAD模型中的路径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例如,在ROBOGUIDE中,可以通过这一功能生成边缘打磨的轨迹程序。
手动输入和调试
如果自动编程较复杂,可以手动输入程序并保存。在手动编程时,需要注意输入的坐标和指令是否正确。
调用和组合路径
在主程序中,可以使用CALL指令调用各个片段路径,并在程序之间添加过渡点,以确保加工过程的连贯性。
测试和验证
在实际加工前,需要对程序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轨迹的正确性和加工的可行性。
优化程序
根据加工效果,可以对程序进行优化,如调整路径的顺序、增加过渡点等,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示例:北京迪蒙卡特线切割机床锥度异面编程方法
打开CNC2系统 ,选择“有锥度加工”。输入所编制程序存盘路径
,例如:`F:\文件夹\*.res`。
编制程序 程序格式: ``` X1 Y1 上平面起点坐标 X2 Y2 上平面终点坐标 L (或C) 上平面为直线 ``` 示例
```
X1 100 Y1 0
X2 200 Y2 0
L 100
```
保存程序,并按【F3】加工文件,输入“程序盘符:\文件夹\程序名.res”。
示例:ROBOGUIDE中利用CAD-To-Path功能
选取合适的工作台,将工件Conrod水平放置。
用CAD-To-Path功能完成边缘打磨的轨迹程序。
选取球形工件,利用U形往返路径绘制工具形成在其表面进行打磨的路径。
以Part方式添加工件Conrod,设置工具坐标系下Z轴与轨迹工具尖端同轴。
设置Segment各参数,形成各片段路径。
创建主程序,用CALL指令调用各片段路径,程序之间添加过渡点以免连笔。
复制坐标,在CAD里输入`pl`,空格,再在命令栏里粘贴坐标,最后空格。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实现异面轨迹的有效编程和控制。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机床和加工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