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薄垫片的编程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使用循环程序
可以编写一个循环程序来车削外圆槽,或者将切断操作作为宏程序或子程序。
刀具在定位后直接调用相应的程序进行加工。
直径较小的垫片需要车削更多的层数,而直径较大的垫片则相对较少。
编制子程序
将每一把刀具对应的加工内容分别编制到子程序中。
子程序中Z方向使用相对坐标编程,主程序主要负责换刀、定位和调用子程序。
这种方法虽然编程时数据计算量较大,程序编制与检查较复杂,容易出错,因此不推荐使用。
变换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
将一个零件的全部加工程序编入到子程序中。
主程序主要负责移动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后调用子程序进行加工。
移动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的方法包括通过G54~G59更换工件坐标系坐标系,或通过用户宏程序变更G54~G59中的Z值。
使用宏程序
可以利用宏程序进行一些特别的操作,例如开始1=0,N1切断,1=1+1,IF(1《个数)GOTON1。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快速定位和加工多个相同类型的垫片。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设备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编程方法。如果加工的垫片种类和数量较多,建议使用子程序或宏程序以提高编程效率和减少错误。
注意坐标系变换:在编制程序时,注意工件坐标系的变换,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
测试与验证:在正式加工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