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控编程中,偏差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步骤和方法:
确定加工点与零件廓形的偏离位置
需要计算加工点(刀尖)对零件廓形的偏离位置,即偏离值。
计算新的位置上的偏差值
根据偏离值的大小及方向,加工点进给一个脉冲当量,向规定的廓形靠拢。
处理公差
在数控编程中,遇到有公差尺寸的零件,通常采用中差尺寸编程。中差尺寸的计算公式为:
$$
\text{中差尺寸} = \text{基本尺寸} + \left[ \frac{(\text{上偏差} + \text{下偏差})}{2} \right]
$$
例如,对于Φ30的零件,其中差尺寸为29.92,Φ40的中差尺寸为39.94。
考虑刀具磨损和机床误差
实际加工时可能会有机床误差和刀具磨损等原因导致的偏差。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通常会在精加工时留有余量进行试加工,然后根据测量值修正程序中的尺寸。
使用刀补进行补偿
在编程中,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刀补来补偿刀具磨损和机床误差。刀补可以在刀具磨损时输入或直接在程序中修改坐标。
计算终点位置
判断加工点是否到达终点位置,若是则停止加工。
总结:
偏差计算主要涉及加工点与零件廓形的偏离位置计算。
公差处理时,通常采用中差尺寸编程。
实际加工中,需要考虑刀具磨损和机床误差,并通过刀补进行补偿。
终点位置的判断是数控编程中的重要环节。
建议在实际编程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加工需求和机床、刀具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的偏差计算和补偿,以保证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