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器判断芯片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芯片标识识别
每个芯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如型号、厂商ID等。编程器通过读取芯片上的这些标识信息,可以判断芯片的类型和厂商,并根据不同的标识信息选择合适的编程算法和参数。
电气特性识别
不同的芯片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如供电电压、时序要求等。编程器可以通过与芯片进行通信,检测这些电气特性,以确保编程过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芯片支持库
编程器通常配备了一个芯片支持库,其中包含了各种芯片的信息和编程算法。在识别芯片时,编程器可以通过与支持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确定芯片的类型和参数。
芯片连接方式
编程器通常通过一些接口与芯片进行连接,如JTAG、SPI、I2C等。编程器可以通过识别芯片的连接方式,确定与芯片进行通信的协议和参数。
通信接口和协议
编程器通过与芯片之间的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命令交互。常见的识别协议包括IDCODE、JEDEC等。编程器向芯片发送相应的识别命令,获取芯片的唯一标识码或其他特征信息,从而确定芯片的类型和规格。
预定义芯片比对
编程器事先定义好一部分的芯片,然后会逐个进行比对,比如通过开短路、引脚顺序等方式进行识别。虽然这不是所有编程器都能自动识别所有芯片,但对于已知芯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识别。
芯片厂商支持
芯片制造商通常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开发工具信息,包括支持的编程器类型、接口和通信协议等。通过查找芯片厂商官网或联系技术支持,可以获取关于所需编程器的信息。
试验和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芯片手册和编程器的说明进行连接和操作,观察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编程和读取芯片,从而验证所选编程器是否适合目标芯片。
综上所述,编程器通过识别芯片的标识信息、电气特性、支持库、连接方式、通信接口和协议等多个方面,来确定芯片的类型和参数,从而实现对芯片的正确编程和烧录。在选择编程器时,应确保其支持目标芯片的编程需求,并具有及时更新数据库的能力,以保证识别率的高效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