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全称“晋祠博物馆”,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它是一处集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晋祠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晋国宗祠,被誉为“晋祠三绝”的难老泉、周柏和圣母像更是其著名景点。
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初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后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堂,这就是最早的晋祠。
晋祠历经北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风格多样的古典建筑群。这些建筑中,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
晋祠不仅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晋祠博物馆内还有董寿平美术馆、傅山纪念馆等展览,以及彩塑壁画、青铜器等多类别馆藏。这里不仅是游客参观游览的好去处,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