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旨在规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工作。以下是该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背景与目的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型产品,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规程的制定是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确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统一管理材料、设计、施工、监理和检验等环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镇轻荷载道路、园林轻型荷载道路、居住区内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不适用于严寒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的路面。
主要技术内容
总则:明确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及构造形式应考虑的因素。
术语和符号:定义相关术语和符号。
材料:规定原材料要求,如粗集料、细集料、水泥、外加剂和水等。
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给出设计方法和要求。
结构组合与构造:描述结构组合方式和构造要求,包括面层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
施工:详细规定施工过程,如搅拌和运输、铺筑、接缝施工、养护等。
验收: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实施情况
标准编号:CJJ/T135-2009。
发布日期:2023年7月30日。
实施日期:2023年11月1日。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情况
2023年7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该规程的局部修订,并自同月30日起实施。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为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