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语如下:
李清照的评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值得高度评价和赞扬,她欣赏项羽在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的无畏生死气魄和无所畏惧的人生姿态。
杜牧的评价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批判项羽胸襟不够宽广,不能忍辱负重,缺乏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认为项羽在失败之后没有选择重整旗鼓,而是选择逃避和自刎,是一种缺乏“大将气度”的表现。
王安石的评价
王安石认为即使项羽回到江东,那里的人也不会跟他一起卷土重来。他支持杜牧的看法,认为人有的时候需要战胜自己的内心,能屈能伸也可以是大丈夫。
其他评价
有人认为项羽的自刎是出于对自己尊严的维护,同时也结束了楚汉4年相争的局面。他们认为项羽轻视刘邦,败得其所,是真正的英雄。
还有人认为项羽在乌江自刎是一次民族传统的解决方案,显示了古代中国的苦难和个人责任感。
总结:
项羽乌江自刎的评价呈现出多样性,既有对其英雄气概的赞扬,也有对其缺乏坚韧和远见的批判。李清照和杜牧的评价最具代表性,前者高度赞扬其英雄气概,后者则批判其胸襟和选择。